【作者】摘自 003
環保材料辨別標準引人注目
近日,記者走訪了長春幾大建筑材料市場,發現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選擇環保材料的重要性,能夠在選擇時注意辨別材料的甲醛含量等指標。
在長春市中東大市場,記者和一位正在選擇涂料的男士閑聊,他說:“其實我周圍的朋友都十分注意環保材料的選擇,但是光有意識沒有標準和辨別能力。每種材料廠家都說通過檢測,大多數都有環境標志產品的認證,但是卻難以分辨是否環保。如水性涂料,應該從原輔材料給我們消費者注明禁用什么,可以用什么,檢測報告到底哪里認證是權威的。我現在看著綠色標志也不敢確信。”
記者來到長春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業務科科長劉曉彤說:“現在人們的環保裝修意識在不斷加強,過去每年來我們所做空氣檢測的也就四五家,現在能超過五十家。房子裝修后應該先檢測后入住,檢測雖然需要一些費用,但是和出現問題后昂貴的治療費和對健康的危害比就顯出重要性了。”在談到選購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時,他說:“正規生產廠家需要有產品質量保證體系,如果沒有,需要委托相關部門檢測后出廠。但是能否保證批批檢測,每批產品原材料不同質量就可能有差別,消費者要對選擇的產品索取本批次產品的檢測報告,確認報告上表明的產品規格型號、生產日期與要購買的商品相符。在對產品的感官上暫時不具備有效的驗證辦法,必須通過儀器檢驗。”
綠色裝修意識亟待深入人心
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房地產業的興盛,為建材行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但這個市場卻存在著嚴重的魚目混珠現象。2003年,在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中國質量報》聯合投訴辦公室受理的各類產品質量事件中,建材占了15%,裝飾材料占12%,分別排在投訴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另據統計,我國每年因建筑涂料、主要是苯中毒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約400起,涉及1.5萬余人。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確保產品質量、提高環保性能、倡導環保建材已成為消費市場的普遍呼聲。
建筑裝飾協會有關人員說:“綠色裝修意識亟待深入人心,消費者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在大大提高,綠色消費應成為一種時尚。現在很多人在選購產品時都會有意識地辨認有沒有中國環境標志的產品。但是有的消費者明明選購的全都是帶有環境標志的產品,可房子裝修完后,室內空氣檢測發現有害物質依然超標。這是因為環保家裝涉及到材料、設計、施工、服務等眾多方面,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影響環保指數。室內空間的承載量也要考慮,裝修材料品種過多或用量過度都會使有害物質累加,造成即使全是環保產品但是室內空氣污染依舊超標的現象,所以綠色環保裝修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學問。”
涂料市場環保競爭升級
隨著裝修高峰的到來,涂料市場也熱鬧起來,多個宣稱是新型環保抗菌的涂料品牌陸續擺上柜臺,納米技術、光催技術等新概念讓人耳目一新,涂料市場的環保概念競爭開始升級。
據介紹,早在今年年初,一些品牌就推出了高性能、環保型、抗菌功能型的涂料產品,一些高檔油漆涂料還打出了納米技術、光催技術招牌。此外,還有的打出了生物漆概念,宣稱能利用物理原理分解微生物,改變微生物功能,達到持久抗菌、抗靜電、防霉、除異味的作用。雖然這種產品比普通產品的價格要高出20%至80%左右,但由于功能的吸引力,市場銷售不錯。
據介紹,雖然目前高科技涂料產品不斷問世,但五花八門的“環保涂料”背后也有“綠色”陷阱。為了吸引顧客,幾乎所有的建材商都大談“國外技術,環保油漆”,但不少產品除了外包裝上寫有“綠色”、“環保”字樣外,既無中國環境認證也無國家相關檢測報告,更沒有標示執行國家的標準編號。專家建議,消費者購買時最好到品牌專賣店,應仔細查驗油漆的新國標檢驗報告、中國環境認證證書和ISO9001證書等,環保型油漆一般都有國標檢驗報告和相應證書。
為真正綠色建材驗明正身
從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建材產品來看,除有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十環”標志外,還出現了Ⅱ型環境標志、Ⅲ型環境標志等認證。很多消費者感到糊涂,這些認證有何不同?究竟哪種標志才能為建材產品的綠色承諾“保駕護航”?
自從今年7月1日正式執行“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十項國家標準后,仍有很多消費者對這十項標準有誤解,在一些商家錯誤的引導下,導致了綠色建材產品市場的混亂。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夏青教授說,應該明確這十項國家標準是建材產品質量的市場準入標準,而由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十環”標志才是綠色產品的標志。前者是市場低限準入標準,后者是高限推薦。
可是從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建材產品來看,除“十環”外,也有一些產品標出了Ⅱ型環境標志、Ⅲ型環境標志等國內環保認證。很多消費者感到糊涂,原來購買綠色建材,可以認準“十環”標志,可是現在怎么看?這些認證有何不同?究竟哪種標志才能為建材產品的綠色承諾“保駕護航”?
據介紹,這三種標志可以說都是綠色建材的“守衛者”,這是根據全球標準化組織頒布的ISO14021、ISO14025等標準制定并推出的。消費者所看到的Ⅱ型、Ⅲ型環境標志與“十環”的環境標志(Ⅰ型環標)并行存在,這三種環標對市場上所有的綠色認證、綠色聲明、綠色信息都進行了規范。
Ⅰ型環標認證即十環認證,其對產品從設計生產、使用到廢棄處理全程進行控制。不僅要求產品盡可能把污染消除在生產階段,還要最大限度地減少產品在使用及處置過程中對環境的危害程度;Ⅱ型環標是指企業可根據自身的產品特點,在12個方面(可堆肥、可降解、可拆解設計、延長產品壽命、使用回收能量、可再循環、再循環含量、節能、節約資源、節水、可重復使用和充裝、減少廢物量)選擇一個或多個方面做自我環境聲明。如衛生陶瓷的“節水”或一次性餐具的“可降解”等;Ⅲ型環標是以設定的參數為依據,為消費者提供經第三方確認的信息。如家具需提供板材、黏合劑、油漆等甲醛、苯等污染物的詳細數值,陶瓷制品提供放射性指數等。
據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委員會的閻雨平介紹,目前國內已有52家企業近百種產品獲得Ⅱ、Ⅲ型環境標志,300家企業近千種產品獲Ⅰ型環境標志。3種環標各不相同,既可單獨認證又可組合評價。Ⅰ型環標認證是對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的監控評價,依舊是環境標志的最高形象;Ⅱ型、Ⅲ型環標只側重產品某一方面的環保因素的評價,直接反映企業的某項承諾,是Ⅰ型的基礎和補充。這兩種環標稱為“綠色選擇”標志,沒有強制性。因此,今后消費者辨別那些自封的“節水”、“無輻射”等綠色承諾的建材也將有據可查。(本報綜合報道)(13)
(相關鏈接一)
什么是綠色建材
綠色建材是指質量優異、使用性能和環境協調性好的建筑材料。能稱得上“綠色”的建材,最基本的條件是該產品質量必須符合或優于該產品的國家標準。同時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必須采用國家規定允許使用的原燃材料,盡量少用天然原燃材料,排出的廢氣、廢液、廢渣、煙塵、粉塵等的數量、成分達到或嚴于國家允許的排放標準,產品在使用過程中能達到國家規定的無毒、無害標準并在組合成建筑部品時不會引發污染和安全隱患,廢棄物對人體、大氣、水質、土壤等造成較小的污染,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再資源化和重復使用。
我國目前已開發的“綠色建材”有纖維強化石膏板、陶瓷、玻璃、管材、復合地板、地毯、涂料、壁紙等。如“防霉壁紙”,經過化學處理,排除了發霉、起泡滋生霉菌的現象。“環保型內外墻乳膠漆”不僅無味、無污染,還能散發香味,并且可以洗滌、復刷等。
(相關鏈接二)
國外環保型綠色建材發展進程
在發達國家,綠色建材的發展已經進行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基本上已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開發、生產、監督體制,為住宅產業走生態化道路奠定了基礎。
加拿大:于1988年制訂了環境標志計劃——“環境選擇”。1993年3月頒布了第一個產品標志。至今已有14個類別的800多種產品被授予了環境標志。并制定了一些建材產品住宅室內空氣質量指南。如對水性建筑涂料,制定了總有機揮發物標準,生產出了“零總有機揮發物涂料”。
美國:早在1966年,洛杉磯就提出了限制溶劑排放量的著名“66法規”,并于1967年1月1日實施,現在已發展到1113法規。該法規規定了建筑平光涂料的有機揮發物含量限制。1997年7月,加利福尼亞州于開始對單層屋面膜膠粘劑打底料、室外地面材料鋪設膠粘劑、多用途建筑膠粘劑、陶瓷面磚用膠粘劑及室內地面覆蓋材料用膠粘劑如下物質實行環境保護標志標準。目前,美國環保局正在開展應用于住宅室內空氣質量控制的研究計劃,一些州已開始實施建筑材料的環境標志計劃。
日本:1993年,日本科技廳制定并實施了“環境調和材料研究計劃”,通產省制定了環境產業設想并成立了環境調查和新產品調整委員會。近年來,在綠色建材的新產品研究開發以及健康住宅樣板工程等方面都獲得了成果。如生態水泥的實驗生產線、可有效地抑制雜菌繁殖和防止霉變的保健型瓷磚、有調節濕度性能和防止避免生霉的壁磚和可凈化空氣的預制板等。